傳統(tǒng)劇。湯學楚1956年根據(jù)浙江蘭溪縣民間傳說和越劇傳統(tǒng)劇改編。
寫明朝蘭溪縣太師之子、十三太子林逢春元宵上街看燈,遇豆腐店金山之女金鳳姑娘,一見鐘情。當晚以借紅燈為名,前往繡樓,以龍鳳鎖為聘,兩人私訂終身。金山看戲回家,林逢春慌亂中躲入籠箱,不料..
傳統(tǒng)劇。湯學楚1956年根據(jù)浙江蘭溪縣民間傳說和越劇傳統(tǒng)劇改編。
寫明朝蘭溪縣太師之子、十三太子林逢春元宵上街看燈,遇豆腐店金山之女金鳳姑娘,一見鐘情。當晚以借紅燈為名,前往繡樓,以龍鳳鎖為聘,兩人私訂終身。金山看戲回家,林逢春慌亂中躲入籠箱,不料悶死箱中。事發(fā),林母執(zhí)意要金鳳抵命。蘭溪知縣、林太師的門生何庭中受理此案,據(jù)事實鐵證,認定金鳳無罪。急請?zhí)珟煔w來,據(jù)理力爭,不可屈斬善良,并力排林母與金華知府之壓力,自摘紗帽,堅持公正。其時太師得知金鳳已有孕,在何知縣勸說下,又念無后事大,終于免除金鳳“死罪”。
由杭州越劇團首演于1956年冬。導演王一志,作曲陳瑜,舞美設計陳天問。王頤玲、袁鳳鳴、史佩君、趙金麟主演。1957年春浙江東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單行本。其后,各地越劇團紛紛演出。20世紀80年代初期,江、浙、滬各地越劇團常演不衰,黃梅戲、花鼓戲亦移植演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