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瑞棠、胡學純編于1989年11月。
寫秦末淮陰少年韓信,立志成才,苦讀兵書,受盡屈辱。幸與師父之女師妹殷美娘結(jié)成知音,訂下良緣。師弟楚元龍妒才忌愛,百般加害,先迫使韓信書劍飄零,凍餓雪地,蒙漂母一飯相救;后挑動屠武尋釁鬧事,于石橋畔三次擋道,韓信為..
鄭瑞棠、胡學純編于1989年11月。
寫秦末淮陰少年韓信,立志成才,苦讀兵書,受盡屈辱。幸與師父之女師妹殷美娘結(jié)成知音,訂下良緣。師弟楚元龍妒才忌愛,百般加害,先迫使韓信書劍飄零,凍餓雪地,蒙漂母一飯相救;后挑動屠武尋釁鬧事,于石橋畔三次擋道,韓信為圖鴻志,忍辱鉆其胯下而過。美娘對此不解,痛責知音,索回父傳兵書。韓信負氣,投軍而去。元龍乘機搶親,美娘投河以死相抗,幸被人救起。6年后,韓信得志功成,封王榮歸。當?shù)厝税咽瘶蛉∶皩④姌颉。韓信贈千金以報恩母,會美娘兩情更深;對屠武不記前仇,且量才封官;又把“將軍橋”改名“胯下橋”。一代名將之人格魅力,給后人以啟迪。
1990年由浙江越劇院與江蘇淮安市人民政府聯(lián)合攝制,導演張蓉樺、江濤,攝影趙乃澄,唱腔設計朱訓正,配器顧達昌,舞美設計魏立峰。張弓飾韓信,張瑞春飾殷美娘,何雅飾漂母,張偉忠飾楚元龍,宋順發(fā)飾屠武。此劇獲第十一屆中國電視“飛天獎”二等獎。1990年由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出版發(fā)行錄像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