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錦坤,男,著名潮劇丑角。
1930年,年僅9虛歲的蔡錦坤以290塊大洋的身價賣入永正香班,開始了他的童伶生涯。11歲那年他接了首本戲《吹簫引鳳》,扮演里面一個老生。嚴厲的教戲先生給了他一個不壞的評價“好教!”于是,被教戲老師看好的他很快被定為《回窯》的男主..
蔡錦坤,男,著名潮劇丑角。
1930年,年僅9虛歲的蔡錦坤以290塊大洋的身價賣入永正香班,開始了他的童伶生涯。11歲那年他接了首本戲《吹簫引鳳》,扮演里面一個老生。嚴厲的教戲先生給了他一個不壞的評價“好教!”于是,被教戲老師看好的他很快被定為《回窯》的男主角薛仁貴的扮演者。戲飯到底還是不容易吃。為了一個表惰、一個動作不夠準確,不夠好看,蔡錦坤沒少挨先生的板子。學了4個多月,“薛仁貴”終于登臺,果然好評如潮,而且一演就是六七年。童伶的舞臺生涯一般都不長,到了變聲期,一倒嗓就成致命傷。蔡錦坤就曾因失嗓回鄉(xiāng)務農一年,可是,當農民也無法維持生計,最后他又回到戲班,演起花臉。
蔡錦坤為人所熟知的是他扮演的胡璉和楊子良。前者是潮劇《鬧釵》中的男主角,后者是《蘇六娘》中的重要角色。這兩個角色都屬于潮劇里的項衫丑。蔡錦坤創(chuàng)造這兩個人物以折扇功和水袖功的表演著稱。說來,他的丑行功夫還是師承當時的名丑謝大目。1956年廣東省潮劇團成立前夕,《鬧釵》被定為重點劇目,專署文化局四處物色演員,最后選中蔡錦坤。原有胡璉扮演者謝大目自然擔負起言傳身教的職責。謝師父當時已年近古稀,師徒倆拴上門,研究切磋了40多天,把里頭“臭科”、“重科”的地方全部代之以新的動作?梢赃@么說,胡璉這個人物形象是謝大目和蔡錦坤共同創(chuàng)造而由蔡錦坤將其定型下來。1957年,廣東省潮劇團首次到北京演出,《鬧釵》、《掃窗會》與《楊令婆辯本》被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譽為“百花園中的三塊寶石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