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梅戲著名老藝人,桐城人。幼年即拜師學藝,未及弱冠便登臺挑大梁,除工正旦外,其他行當無所不能。他身材修長,五官端正,嗓音清脆,很快成為紅角。憑借過硬的演技和出色的組織能力,上世紀二十年代,他成立了“雙喜班”,并擔任班主!半p喜班”行走江湖勁30年,系..
黃梅戲著名老藝人,桐城人。幼年即拜師學藝,未及弱冠便登臺挑大梁,除工正旦外,其他行當無所不能。他身材修長,五官端正,嗓音清脆,很快成為紅角。憑借過硬的演技和出色的組織能力,上世紀二十年代,他成立了“雙喜班”,并擔任班主!半p喜班”行走江湖勁30年,系黃梅戲的著名班社。他請來京劇名優(yōu)劉玉義到“雙喜班”傳藝,教授演員的身段、臺步、水袖等舞臺程式,請來京劇琴師劉元甫用京胡為演員拖腔伴奏,開創(chuàng)了黃梅戲唱腔伴奏之先河,他還從京劇、青陽腔、廬劇、楚劇中移植了《秦雪梅吊孝》、《孟姜女》、《烏龍院》、《蓮花庵》等劇目,豐富了黃梅戲的演出劇目,為黃梅戲的成熟做出了卓越貢獻。
1935年,琚光華組織著名藝人丁永泉、潘孝慈等參加“雙喜班”赴上海演出,直到淞滬抗戰(zhàn)前夕離滬回皖,此舉系黃梅戲首次登陸上海。
1949年桐城解放后,琚光華在桐城政府的邀請下,在“雙喜班”的基礎上組建大眾劇團,琚光華任藝術總監(jiān),1952年,大眾劇團演出到青陽,被青陽縣領導看中,經(jīng)省文化廳協(xié)調(diào),大眾劇團正式落戶青陽,更名為青陽縣黃梅戲劇團。
1956年,江西成立彭澤縣黃梅戲劇團,當?shù)卣堣⒐馊A前去傳藝,琚光華在彭澤縣工作直至退休。
晚年,琚光華經(jīng)常來往彭澤桐城兩地,許多民間劇團紛紛請他傳授傳統(tǒng)劇目,為黃梅戲的傳承發(fā)展做出了卓越貢獻。
1993年,琚光華病逝于桐城,享年94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