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樂公主(684年-710年)為中國唐朝唐中宗李顯最幼女,母親為韋后,本名李裹兒。公主聰明貌美,母親韋皇后相當喜歡她。成年后嫁于武崇訓;崇訓死后,公主又與武延秀私通,后來就再嫁給延秀。
唐中宗李顯生有八個女兒,第七女名李裹兒,是中宗被廢后,與韋氏赴房州時韋氏在途中分娩的。因當時情況窘迫,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,所以取名為裹兒。李裹兒十多歲時,姿性聰慧,容貌美艷,中宗與韋氏對她十分寵愛,自幼聽其所欲,無不允許,所以安樂公主從小就養(yǎng)成了驕橫任性的脾氣。待中宗被召回到東宮后,武則天看見李裹兒,也格外欣賞她的秀外慧中,遂封為安樂公主。
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,年紀比安樂公主大一歲,常在宮中出入。武崇訓常在宮中偷香竊玉,和宮女做下許多風流事情,以致外面沸沸揚揚謠傳武崇訓上烝祖姑母,傳在武則天耳中,覺得太不堪了,便把安樂公主指配與武崇訓,以平息浮言。臨嫁時貴戚顯宦,無不往賀。宰相李嶠、蘇味道,及郎官沈佺期、宋之問等都獻入詩文稱頌。其實安樂公主與武崇訓已在暗中勾搭上了。下嫁以后不出六個月,安樂公主便產下一男嬰。
不久武則天死后,唐中宗復位,安樂公主漸漸地恃寵而驕,權侵天下。由于中宗長期被廢于房州,韋后和他共過患難,中宗在房州時曾對她說:“一朝見天日,誓不相禁忌”,所以中宗復位后對韋后很放縱。韋氏效仿武則天,當中宗視朝時,也在御座左側隔幔而坐;笍┓秳裰G中宗說:“牝雞司晨,有害無利,請皇后專居中宮,勿預事!敝凶趨s并不理睬。
武崇訓的同族兄弟武延秀姿度閑冶,且在突厥數(shù)年,通曉番語胡舞,比武崇訓年輕英俊,常進駙馬府閑談。安樂公主和武延秀也不避忌,常常在一塊兒說笑。武延秀見這安樂公主長得真是天姿國色,便一心一意地在這公主身上用功夫。安樂公主看他既威武又英俊,還尋歡獻媚,便也把持不住,二人在背地里結下風流私情,終日在府中打情罵俏,合府上下只有武崇訓不知情。
中宗的太子李重俊,非韋氏所生,他經常遭受到韋后的排斥、太平公主的欺侮和武三思的戲弄,而自己無權無勢,只得忍氣吞聲,但暗地里卻積蓄勢力。武崇訓唆使安樂公主請中宗廢太子。李重俊甚為不平,神龍三年發(fā)動部分羽林軍殺死武三思與武崇訓,武崇訓在李重俊的叛亂中被殺死,安樂公主便樂得與武延秀共敘幽歡,武延秀驟得公主委身,自然格外盡力,沉浸在溫柔鄉(xiāng)里。漸漸的二人明目張膽起來,公然與夫婦一般同起同臥。中宗聞知,索性將安樂公主許配武延秀。韋氏見武延秀翩翩少年,也不禁惹起欲火,后來竟迫令武延秀侍寢,居然母女同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