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清芬,女,1943年出生,河南新鄉(xiāng)人,豫劇旦角名家,梅花獎得主,1994榮獲中國豫劇十大名旦稱號。為國家一級演員。13歲開始學戲,15歲登臺演出,主攻閨門旦、花旦。國家一級演員。1988年獲首屆中國戲劇節(jié)優(yōu)秀演出獎和第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,當時是河南省清芬..
王清芬,女,1943年出生,河南新鄉(xiāng)人,豫劇旦角名家,梅花獎得主,1994榮獲中國豫劇十大名旦稱號。為國家一級演員。13歲開始學戲,15歲登臺演出,主攻閨門旦、花旦。國家一級演員。1988年獲首屆中國戲劇節(jié)優(yōu)秀演出獎和第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,當時是河南省清芬豫劇團團長。1994年獲得中國豫劇“十大名旦”稱號。她吸收豫劇各流派之特長,融各藝術(shù)門類之精華,揚長避短,不斷提高創(chuàng)新,形成了唱、念、做、打全方位塑造舞臺藝術(shù)形象的獨特表演風格。其表演尊重程式又大膽創(chuàng)新。演出劇目有《大祭樁》(1989年改編為影片《風雨情緣》)、《宇宙鋒》、《抬花轎》、《麻風女傳奇》等。
王清芬吸收陳素真、閻立品等藝術(shù)家的精湛表演于自身,融會常香玉、崔蘭田、馬金鳳的生動唱腔于一爐,旁采京劇、舞蹈里的表演手段,轉(zhuǎn)益多師,自辟蹊徑,融其他藝術(shù)門類之精華,揚長避短,不斷提高創(chuàng)新,形成了唱、念、做、打全方位塑造舞臺藝術(shù)形象的獨特表演風格令人耳目一新,塑造了一個個豐滿的人物形象。
王清芬在《大祭樁》中,她扮演黃桂英。“哭樓”一場戲里,黃桂英聞知未婚夫即將問斬的噩耗,悲痛萬分,欲尋短見。這時,王清芬并沒有按通常的表演程式,拿出白練,而是巧妙的運用水袖。只見她張開雙
王清芬(14張)臂,兩只水袖如放悲歌一樣,從她臂上直飛出去,撲落案上。觀眾從她無聲的表演中,能夠立即領會到其中的含義。在唱腔上,王清芬也有創(chuàng)造。隨著劇中人物感情的起伏變幻,她的聲音忽高忽低,時緊時慢,若有若無,如泣如訴。需要高時,只見她用盡全力將聲音催上去,放開來,聲遏行云,收到了強烈的劇場效果。唱到“黃桂英我的主意定”一句時,她吸收了歌劇花腔女高音的唱法,用高亢有力的大拖腔,頂?shù)阶罡唿c落在“定”字上戛然而止。觀眾無不為之震動,報以熱烈的掌聲。
著作在王清芬從藝五十周年之際,出版了行《一路跋涉一路歌——王清芬的演藝生涯》,對自己所走過藝術(shù)表演道路進行回總結(jié),該書包括了王清芬成長的路,一條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路和《大祭樁》的改革和創(chuàng)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