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帝是華夏始祖之一、人文初祖,與生寶雞姜水之岸的炎帝并稱為中華始祖,中國遠(yuǎn)古時(shí)期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(lǐng)。
黃帝本姓公孫,生長于姬水之濱,故改姓姬。居軒轅之丘(今河南新鄭),故號軒轅氏。少典之子(少典:一說是部族名,一說是人名)。以土德王,土色黃,故稱黃帝!兑住は缔o下》:“神農(nóng)氏沒,黃帝、堯、舜氏作,通其變,使民不倦。”孔穎達(dá)疏:“黃帝,有熊氏少典之子,姬姓也。”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黃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孫,名曰軒轅。生而神靈,弱而能言,幼而徇齊,長而敦敏,成而聰明。”裴駰《史記集解》:“號有熊。”司馬貞《史記索隱》:“有土德之瑞,土色黃,故稱黃帝,猶神農(nóng)火德王而稱炎帝然也!秉S帝即位據(jù)說是公元前2698年,即位時(shí)20歲,據(jù)此推算黃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,其生卒年份傳說為公元前2717—公元前2599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