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,為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勝利65周年,巨型《勝利之吻》雕塑現(xiàn)身紐約時報廣場。據(jù)悉,該雕塑是響應當年著名攝影作品《勝利之吻》的女主角伊迪絲·沙因的倡議而創(chuàng)作的,攝影作品中,那個溫馨經(jīng)典的慶祝場面經(jīng)過時光流逝,依然永存人們心間。與此同時,紐約、加利福尼亞州、馬里蘭州等地舉辦多場“45年精神”紀念活動。很多人呼吁,趁許多二戰(zhàn)老兵還在身邊,紀念這個勝利的日子,讓子孫后代銘記歷史。
1945年8月14日,紐約街頭和廣場上到處都是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勝利的人群,人們情緒亢奮,素不相識的人也彼此擁抱和親吻。在時代廣場上,一名水兵和一名白衣護士萍水相逢了,他們也相擁在一起,深情而吻。然而兩人擁吻的場景正好被攝影師阿爾佛雷德·艾森斯塔德及時捕捉了下來,這一瞬間成了美國《生活》雜志的封面照片。這張照片從此廣為流傳,被譽為“勝利之吻”。
照片上的女護士正是現(xiàn)年89歲的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老婦伊迪絲·庫倫·謝恩,據(jù)伊迪絲稱,雜志出來后,她一眼就認出了照片上的那名女子就是自己,當時她只有二十七歲,因“過于害羞”,所以對這個秘密一直秘而不宣。直到1979年,她才鼓起勇氣給攝影師阿爾佛雷德寫了一封信,坦承自己就是“勝利之吻”中的女主角——那名白衣護士。
然而幾十年來,照片上那名水兵的身份卻一直是個謎,迄今為止,已經(jīng)有二十多人“毛遂自薦”,出面宣稱自己就是當年照片上的水兵。對此,已是曾祖母的伊迪絲稱,她實在沒有辦法認出哪一位才是當年親吻她的水兵。
2007年8月,對于男主角的尋找終于塵埃落定,他就是現(xiàn)年80歲的格倫·麥克達菲。進行了仔細的比對,并且對“候選”男主角進行了測謊,最后過濾了11個人之后,證實格倫·麥克達菲就是照片中的水兵。
2005年60年后的8月11日,根據(jù)這張“勝利之吻”照片制成的彩色雕塑終于在紐約時代廣場展出,為雕塑揭幕的正是當年照片中的女主角伊迪絲。這座雕塑是由藝術(shù)家斯沃德·約翰遜創(chuàng)作的,它被命名為《無條件投降》。雕塑中的士兵和護士栩栩如生,它在紐約時代廣場一直展出到8月14日,之后被送至美術(shù)館收藏。據(jù)悉,當伊迪絲首次見到這具雕塑作品時表示:“我想它傳達了愛、浪漫、和平與未來的真諦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