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市京劇團成立于1956年5月,其前身為享譽海內(nèi)外的京劇“厲家班”。劇團歷來重視劇目建設(shè),已上演新老劇目700余出,積累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劇目,如《十三妹》、《三進士》、《玉堂春》、《春秋配》、《戰(zhàn)太平》、《戰(zhàn)冀州》、《法門寺》、《甘露寺》、《群英會》..
重慶市京劇團成立于1956年5月,其前身為享譽海內(nèi)外的京劇“厲家班”。劇團歷來重視劇目建設(shè),已上演新老劇目700余出,積累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劇目,如《十三妹》、《三進士》、《玉堂春》、《春秋配》、《戰(zhàn)太平》、《戰(zhàn)冀州》、《法門寺》、《甘露寺》、《群英會》、《羅成叫關(guān)》、《八大錘》、《雁蕩山》、《穆桂英大破天門陣》、《金鱗記》、《張衡》、《楊家將》(連臺24本)、《嘉陵怒濤》、《白蛇傳》、《謝瑤環(huán)》、《三打祝家莊》、《鬧天宮》、《八一風(fēng)暴》、《最后時刻》、《情探》、《憶十八》、《春香傳》、《周仁獻嫂》、《四川白毛女》、《渝州盜》等。其中部分劇目獲全國及省、市劇本、演出、演員、編劇等多項獎,獲各種獎勵人員共計100余人次。
重慶京劇團是我國著名的專業(yè)藝術(shù)表演團體,.其前身是享譽海內(nèi)外的“厲家班”。
厲家班于1935年在上海成立,先由京劇教育家、著名琴師厲彥芝及其子女和藝徒協(xié)助不!案挛枧_”演出,稱“更新童伶班,”后隨著厲氏“慧”字科收徒漸多,遂名為“童伶厲家班”。
1937年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厲家班自蕪湖經(jīng)武漢溯江入川,巡演于云、貴、川三省,1942年在昆明更名“斌良國劇社,”經(jīng)展轉(zhuǎn)在渝扎下班營,屆時形成“厲家五虎”(厲慧良、厲慧斌、厲慧敏、厲慧蘭、厲慧森)“慧氏三杰”(陳慧君、陳慧霖、邢慧山)等領(lǐng)銜主演的局面,時值風(fēng)華正茂、技藝精湛,使該班成為“大后方”影響最大的京劇表演團體,并在當(dāng)時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界有著極大的影響。
歷史上著名的“重慶談判”期間,蔣介石先生曾三次邀請毛澤東主席觀看“厲家班”演出,如此兩位同時觀看一個班社的演出,這在中國戲曲舞臺上可說是絕無僅有,當(dāng)時被傳為佳話。
1956年5月,重慶市人民委員會批準(zhǔn)“厲家班”為國營建制,定名重慶京劇團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