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,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,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。以北源新安江起算,河長588.73千米;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,河長522.22千米。自源頭起,流經(jīng)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,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,經(jīng)杭州灣注入東海。錢塘江最早見名于《山海經(jīng)》,因流經(jīng)古錢塘縣(今杭州)而得名,是吳越文化的主要發(fā)源地之一。
錢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內(nèi),建德梅城以上泛稱新安江,自梅城以下,分別稱為桐江、富春江、錢塘江。錢塘江兩岸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旅游資源,是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線。錢塘江發(fā)源于安徽南部黃山地區(qū)的青芝埭尖,流經(jīng)14個縣市,注入杭州灣。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極佳,統(tǒng)稱富春江。聞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稱錢塘江,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,形如反寫的“之”字,西湖正好是反“之”上的一點,故稱之江,F(xiàn)豐錢塘江或之江稱全江。 錢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,杭州灣口南北兩岸相距約100公里,至錢塘江口縮小到20公里,再上至海寧鹽官,僅為2.5公里。河床縱剖面有龐大的沙坎隆起,從乍浦起以1.5/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,到倉前附近達到頂點,再以0.6/10000的倒坡伸展到聞堰。此河段受江面束窄、河床隆起的影響,潮波破裂洶涌,形成天下奇觀“錢塘江潮”。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,干流依勢向東北注入杭州灣。河流呈羽狀水系。杭州灣呈喇叭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