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,是長(zhǎng)江的二級(jí)支流。位于四川省西部。古稱沫水。發(fā)源于青海省境內(nèi)的果洛山東南麓。東源有阿柯河和麻爾柯河,于阿壩南部匯合后稱足木足河;西源有多柯河和色曲河,于垠塘南部匯合后稱綽斯甲河。足木足河與綽斯甲河匯合后稱大金川,是大渡河主流,南流至丹巴同來(lái)自東北的小金川匯合后稱大渡河。
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,古稱“沫水”。源頭有三:東源梭磨河出自鷓鴣山西北;西源綽斯甲河(多柯河)與正源足木足河〔麻爾柯河、阿柯河)均源自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東南麓。三源匯于可爾因稱大金川,南流至丹巴接納小金川后稱大渡河,于樂山注入岷江。全長(zhǎng)852公里,流域面積7.7萬(wàn)平方公里。主要支流有青衣江、小金川、越西河等。
大渡河以瀘定和銅街子為界劃分為上、中、下游三段。上游段可爾因以北,蜿蜒于海拔3 600米的丘狀高原上,河谷寬淺,支流眾多。可爾因以南穿行大雪山和邛崍山之間,河谷深切,谷坡陡峻,水流湍急;中游段穿行大雪山、小相嶺、夾金山、二郎山、大相嶺之間,山高谷深,嶺谷高差達(dá)1000—2000米,支流較多;下游段過(guò)大涼山、峨眉山入四川盆地,河谷開闊,水流滯緩,分汊較多,多階地、河漫灘、沙洲。
大渡河徑流補(bǔ)給上游以融雪水、地下水為主,中下游以降水為主。徑流集中6—10月,占全年70%,尤以川西山地,是中國(guó)著名暴雨中心,水量大,汛期長(zhǎng),洪水暴漲。干流下游建有龔嘴電站。峨邊以下可通航。大渡河流域也是四川重要林區(qū)和石棉、云母的最大產(chǎn)地,森林蓄積量約占四川19%。大渡河也是四川木材水運(yùn)的主要河道,承擔(dān)了四川木材水運(yùn)總量的一半以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