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特拉斯棕熊:于1870年滅絕。最后一只阿特拉斯棕熊很可能在1870年于摩洛哥北部被射殺,整個物種被認為已經(jīng)滅絕。
阿特拉斯熊(學名:Ursus arctos crowtheri)是棕熊的一個亞種,也是非洲唯一的熊科動物。分布區(qū)域曾經(jīng)從摩洛哥至利比亞,棲息于阿特拉斯山脈和鄰近地區(qū)。阿特拉斯棕熊的皮毛是棕黑色的,朐部沒有白色標記,上腹部的皮毛桔紅色。身體結實,皮毛更厚,但口吻和爪比美洲黑熊短,雜食性,以植物根莖和堅果為主要食物。最后一只阿特拉斯棕熊很可能在1870年于摩洛哥北部被射殺,整個物種被認為已經(jīng)滅絕。
阿特拉斯棕熊生活在緊靠地中海氣候濕潤,森林廣袤的良好生存空間中。幾個世紀以來,它們一直安逸地生活著?墒,由于阿特拉斯地區(qū)物產(chǎn)豐富,這里一直是歐洲列強的必爭之地,特別是阿爾及利亞,早在16世紀即淪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。歐洲列強來到以后,不但欺壓當?shù)厝嗣?還掠奪各種自然資源。野生動物當然也成了他們掠奪的對象。他們大量捕殺各種野生動物,把皮和肉運回歐洲市場出售。
棕熊因肉質鮮美,皮毛用途廣泛而遭到了毀滅性的捕殺,不管是成年的、未成年的,雄的、雌的,見到就殺。到了19世紀中期,在阿爾及利亞境內的棕熊已所剩無幾,而此時摩洛哥的棕熊則更為悲慘,已經(jīng)全部消亡。在阿爾及利亞僅剩下不多的棕熊也沒有能完全逃脫厄運,最終同摩洛哥棕熊一樣全部倒在了人類的槍口之下。
1870年在阿爾及利亞的西迪比而阿貝斯郊外,一只棕熊被殺,之后人類再也沒有發(fā)現(xiàn)過阿特拉斯棕熊,別看熊又兇又笨,其實它和其他動物一樣,有溫順的一面,有時還會“感情用事”可是現(xiàn)在由于人類的捕殺,野生的熊越來越少了,人類仍在對它們痛下殺手:吃熊膽,取膽汁……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