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泉薄荷具有“莖桿粗壯、枝葉繁茂、葉色豆綠、葉片肥厚、香味濃郁、營養(yǎng)價值高”的典型特征,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名優(yōu)特色農產品。 鳳泉薄荷以其優(yōu)良的品質而著名,不僅營養(yǎng)價值高,還具有良好的藥用保健效果,在當地老百姓素有“消炎止痛一飲!钡拿雷u,被譽為“仙草”,是市場上的搶手貨。
新鄉(xiāng)鳳泉百姓自古就有飲用薄荷茶的習慣,民間傳說中有關飲薄荷茶的故事廣為流傳。此地土地肥沃,泉水與地下深井水清澈甘甜,經我公司總經理—河南省茶業(yè)商會常務理事、中原著名茶人翟馬加騮發(fā)掘,整理,實踐,親自烘焙,現代工藝與古方結合,將茶香與薄荷的清香有效融合,焙制出內質桂香高雅,滋味甘滑甜醇清爽,且耐浸泡,養(yǎng)生保健效果明顯、力求“色、香、味”俱全的老翟記薄荷茶系列,主要產品有鳳泉綠,牧野秀等。
鳳泉薄荷栽培歷史悠久,相傳南宋時期,岳家軍抗金北上,兵至新鄉(xiāng),時值酷暑,烈日難當,眾官兵口干舌燥,萎靡不振。岳飛大急,如此疲軍,何以抗金!正焦慮時,一老叟率眾百姓擔茶慰軍。此茶望之醒目,聞之清神,飲之沁人心脾,毒暑全消。岳飛大喜,問老者:此茶何名?老者答:取城北鳳泉之水,焙泉邊薄荷為茶,此茶名為鳳泉綠。岳飛大笑:有此神物助我,何愁金兵不滅?隨即揮軍北上,盡破金兵。鳳泉綠由此名聲大振,成為茗中極品。明正德元年(1506 年)知縣儲珊、儒學訓導李錦編纂《正德新鄉(xiāng)縣志》(鳳泉區(qū)當時屬新鄉(xiāng)縣管轄),為新鄉(xiāng)縣現存的第一部縣志,該志第十八頁記載“藥類:薄荷、瓜蔞、茯芩、栗榖、枸杞子、透骨草、半夏、車前子……”。據清乾隆十二年(1747 年)知縣趙開元修、暢俊纂《新鄉(xiāng)縣志》(鳳泉區(qū)當時屬新鄉(xiāng)縣管轄)第十八卷第659 頁記載:“為香附、為兔絲、為蛤粉、為艾、為薄荷、為瓜蔞……”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10 月出版的新鄉(xiāng)市《北站區(qū)志》(1982 年4 月~2004 年1 月鳳泉區(qū)的原名)第128 頁記載:“3.花卉植物 草本:芍藥、雞冠花…… 文竹、荷花、薄荷等百余種!币陨鲜穼嵆浞终f明了鳳泉薄荷可謂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