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史上最有影響,而且才華橫溢的十位女性作家,她們是—— 張愛玲 
有一種人把自己的生命當作一部小說來寫,高潮迭起,異彩紛呈。而張愛玲,這個迷一般的作家,她的一生則是一部傳奇,是她告訴歷史,20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。正是在這一角中,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永存。而隨著這部傳奇的悄然落幕,40年代的舊上海也沉入了歷史,這是一個人的死亡是一個城市的隕落,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(jié)。 三毛 
“不要問我從哪里來,我的故鄉(xiāng)在遠方。為什么流浪?流浪遠方……” 為了尋找故鄉(xiāng),尋找夢中的橄欖樹,三毛找遍了全世界。 短暫的一生中,三毛向來不覺得自己是蕓蕓眾生里的一分子,她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將心固定下來的地方,她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的軌道,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。 不過三毛有這樣一句話:“人生苦短,不喜平淡! 的確,三毛是過得極不平淡,甚至可以說是驚世駭俗。她逃學、苦戀、遠走高飛、遁入沙漠……以及最后自斷生命,她大喜大悲、有淚有笑。 三毛是個純真的人,在她的世界里,不能忍受虛假,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,使她踏踏實實的活著。也許她的生活、她的遭遇不夠完美,但是我們確知: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,她勇敢的面對人生。 蕭紅 
她的一生是反封建的勇士的一生,但在個人生活卻是一個弱者!拔沂且粋女性。女性的天空是低的,羽翼是稀薄的,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!” 蕭紅去了,她的一生留下了無數(shù)閃光的文字,也留下了無數(shù)個謎,正是“何人繪得蕭紅影,望斷青天一縷霞。 廬隱 
李大釗說:“她那頑強的反抗精神是可貴的,如果用于革命多好!” 在“五*四”女作家中,廬隱是創(chuàng)作小說最多的一位。而且她的創(chuàng)作速度非?欤瑥牟淮虻赘濉K栽谒虝旱膭(chuàng)作生涯中,她以旺盛的熱情筆耕不輟,留下了大量小品文、游記和雜文等等。 雖然廬隱主觀上是要求前進的,但她對現(xiàn)實的認識是模糊的,因此她找不到希望,最終帶著對人世間的失望而魂歸天國,去尋找她理想中的廬山隱。 石評梅 
質(zhì)本潔來還潔去,一抔凈土掩風流。 石評梅是“五四”時期活躍于北京文壇的現(xiàn)代著名女作家,在現(xiàn)代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,她的詩歌和散文尤其為人稱道。她26年的短暫一生中,不僅留下了獨特的文學作品,也留下了深沉的愛情樂章。 “石評梅的一生,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凄艷的長詩,是一部慟人魂魄的哀怨的悲劇,是坎坷悲艷的一生! 蘇雪林 
“我是只蝴蝶,戀愛應(yīng)該是我全部的生命,偏偏我在這個上僅余一頁空白。”蘇雪林漫長的一生,曾因為婚姻的不幸而痛苦過;也曾因為研究的的成果而欣喜過。 她做學問的的四大原則: 1.要承認世界文化同出一源; 2.要用一貫之的方法,將古今中外許多文化單位貫通起來。 3.要經(jīng)史子集打成一片; 4.要民間文化、官方文化并重。 因為堅持了自己獨到的治學方法,蘇雪林才有了善于“發(fā)現(xiàn)”的眼光,才能揭開一個個文學史上的千古之謎,從而被稱為“學術(shù)界的福爾摩斯! 林徽因 
林徽因,被譽為近代第一才女。 林徽因既是詩人、作家、又是教授、建筑學家,不但風華迷倒眾人,學究深厚也令欽佩不已,她的很多思想深入到了文學、藝術(shù)、建筑乃至于哲學思考中,自30年代以來,她在詩壇和建筑界便雙負盛名。 她所學并非文學,卻對語言藝術(shù)有著天然的敏感,使其詩文皆能感人所未感,另辟一番新意。徐志摩視她為“唯一靈魂伴侶。”著名的哲學家金岳霖形容她宛如“人間四月天”,可見其才貌出眾,人間罕有。 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初,與夫婿梁思成用現(xiàn)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,成為這個學術(shù)領(lǐng)域的開拓者,后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(shù)成就,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(chǔ)。她的文學著作包括散文、詩歌、小說、劇本、譯文和書信等,其中代表作為《你是人間的四月天》,小說《九十九度中》等。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,年僅51歲。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個男人,一個是梁思成,一個是詩人徐志摩,一個是學界泰斗、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岳霖。 陸小曼 
徐志摩曾描述她:一雙眼睛在說話,晴光里漾起,心泉的秘密。 劉海粟全面而準確地評價說:“她的古文基礎(chǔ)很好,寫舊詩的絕句,清新俏麗,頗有明清的特色;寫文章,韻籍婉轉(zhuǎn),很美,又無雕鑿之氣。她的工筆花卉和淡墨山水,頗見宋人院本的傳統(tǒng)。而她寫的新體小說,則詼諧直率……” 冰心 
洛陽親友如相問,一片冰心在玉壺。 如果說有誰在漫長的一生中始終擁有一顆如冰雪般晶瑩剔透、不染絲毫雜質(zhì)的心,那么這個人就非冰心莫屬了。 “愛在右,同情在左,走在生命路的兩旁,隨時撒種,隨時開花,將這一路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,使穿枝拂葉的行人,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,有淚可落也不是悲哀!边@就是冰心一生的哲學——她終身在身體力行的哲學。冰心之所以用愛來回饋社會,是因為她生活在愛的世界里。 丁玲 
我國杰出的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文藝戰(zhàn)士、國內(nèi)外享有盛譽的作家和社會活動家、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優(yōu)秀黨員、久經(jīng)考驗的革命文學家。1951年其著名長篇小說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榮獲斯大林文藝獎。 丁玲曾說:“人生道路是曲折的,像在長江上行船,從四川到上海,中間要碰多少礁石險灘。。。。。。我的一生是坎坷的! 丁玲的一生坎坷的一生,但總有許多人關(guān)心丁玲的遭遇,對丁玲的逝世,許多國外知名人士都極為關(guān)注。法國作家蘇珊娜*貝爾娜的唁函是:“她永遠在那里!” 是的,丁玲不會死,她永遠在人民的心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