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讀中醫(yī)經典,既要學習書中蘊含醫(yī)理,還要領會書中隱藏的事理,因這些書里有少量是談治學修身立德。正因為“其言簡,其義博,其理奧,其趣深”,愈發(fā)顯得彌足珍貴。理解并掌握了這些基本原理,臨床療效也會提高。王旭高《醫(yī)論拾遺》進行的高度概括,很有見地。 
一要工候 工候是指工夫、火候,是指要投入時間和精力。孫思邈“青衿之歲,高尚茲典;白首之年,未嘗釋卷”,徐大椿讀書五千卷,葉天士拜師十七人,這是工夫;鸷蚴且环N修養(yǎng)程度,是一種境界。扁鵲見蔡桓公而知病,張仲景斷王仲宣眉落而死,這是火候。 二要見識 見識就是指人的眼界和學識。常言道,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,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增長見識的過程。醫(yī)學是一門實踐醫(yī)學,更需要時間的積累,臨床的歷練,將見識轉化為知識。所以,增強見識,開闊眼界非常重要。 三要人品 人品是指人的品格,人的儀表。醫(yī)乃仁術,司性命,斷生死,為患者生命安危之所系,言談話語,舉手投足之間有“興喪”之效。孫思邈《大醫(yī)精誠》詳之矣。 四要時運 名醫(yī)不是自封的,需要同行認可,而社會認可更為重要。名醫(yī)大都是應時、應勢、應運而生的?v然人生的境遇有些因素難以預測,對人的境遇有所影響,但是,時運永遠垂青于有準備的人。 五要人情 人情含義較多,這里實際上指的是人際關系。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成功的基礎。古今名醫(yī),少有性格怪異,孤僻異常,與同道格格不入之人,而大多“常行謙下”,以謙謙君子之風而享譽杏林,聞名鄉(xiāng)里。 六要旁襯 學術需要交流,人際關系需要溝通,紅花需要綠葉扶持,專家學者和普通醫(yī)生都是相對的,沒有普通醫(yī)生的陪襯,專家學者也會黯淡無光。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組建優(yōu)良團隊,互相幫助,相互提攜,共同進步,這是成功的基礎。 七不貪利 世謂“天下熙熙,皆為利趨;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”。但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臨床診療,一定要小心謹慎,保持自己的為人處世原則,堅持潔身自好,貪圖小利,必有大患。有些醫(yī)生出門診,為了多拿掛號費、多提成,采取“快速作業(yè)法”,相對須臾,立刻開方;或成箱、整件開藥,這也是貪利的一種表現(xiàn)形式。 八寡言語 醫(yī)生要出言謹慎,不要說大話,不恐嚇患者。不要出于個人目的,妄下結論,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,醫(yī)療糾紛、醫(yī)源性疾病往往來源于此。 九不游玩 “學貴專一,不容淺嘗者問津;思貴沉潛,不容浮躁者涉獵!贬t(yī)學不是文學,不需要寄情于山水之間,放浪于形骸之外尋找靈感,而需要十年磨一劍的沉思積淀,古人“不游玩”的意義可能就在于此。 十存心地 心地是指對人的情意、心胸及心境。醫(yī)生要有存心積善以濟人的心胸,不可為求名利而害人。 以上十點,不唯醫(yī)者成功之關鍵,實乃做人之圭臬,值得每個人深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