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哪,我的老伙計,你想知道什么是‘翻譯腔’,真是見鬼,其實我也并不太了解”、“嘿,你們這些胡亂點贊的人!小心我用靴子狠狠踢你們的屁股!我發(fā)誓我真的會這樣做!”看到這些帶有濃厚英語句式風格的句子,你會不會想起央視6套那些老譯制片呢?近日有人在知乎網提問“什么是翻譯腔,翻譯腔是好是壞”,在回復中,網友“邢小樂”用濃重夸張的“翻譯腔”來抱怨自己不懂“翻譯腔”,贏得了網友們的一片贊同,還引發(fā)不少人用“翻譯腔”句式跟帖造句。
你聽過見鬼的“翻譯腔”么?
日前,新浪微博用戶“這里是美國”轉發(fā)了一條有關“翻譯腔”微博,內容正是網友“邢小樂”的這條神回復。這則問答被網友轉發(fā)到微博之后立即引來眾人的圍觀,被轉發(fā)千余次,評論也達到三百多條,網友們都笑翻了,紛紛喊小伙伴們搬板凳過來膜拜大神,有網友驚嘆說,看這段話大腦可以自動腦補聲音,不知不覺間竟然全程按照翻譯腔的語氣把這段話讀出來了!
“翻譯腔”的經典語言風格也激發(fā)了網友們的創(chuàng)造力,不少人用“翻譯腔”句式跟帖造句,就像網友“O-929”說的:“瞧啊,這蹩腳的腔調,真是活見鬼了。到底是誰想出了這愚蠢的主意?我的朋友,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方式。”
看過“睡不醒的小卡”的這條評論,你是否想起了某個經典譯制片里的喬治呢:“噢,喬治,這倒霉的房子里竟然有蟑螂,你可以想象到嗎?這真是太可怕了!”還有網友細心地總結了在翻譯腔中屢屢現身的經典角色,約翰、瑪麗、喬治、大衛(wèi)等姓名因為出現頻率高紛紛上榜。
網友化身學術帝科普翻譯腔
也有網友對此提出質疑,認為“邢小樂”僅僅套用了翻譯腔,沒有正面回答問題,對概念的界定也不夠清晰。對此!靶闲贰北救藙t在回復最后非常謙虛地補充說:“我的答復對提問者真的沒有什么幫助。在此感謝各位的提拔與指教!庇胁簧偃朔Q自己看了微博之后特意前來知乎為作者點贊的,并且大度地表示,這樣充滿“翻譯腔”回答才更加形象有趣,比背書背概念容易理解多了。
除了“邢小樂”幽默的回答之外,也有不少學術帝對“翻譯腔”進行分析,既有從語法角度分析翻譯難度的,也有從文化角度解釋翻譯原則的。對于翻譯腔是好是壞,網友“劉竹溪”認為,因為不同譯者的理念不同,翻譯效果大有差異。翻譯腔帶來的語法和習慣用語如果能流行開,慢慢也就融合到原有的語言中去了,再過一百年,說不定已經是辭典上的標準用法了。
那么在漢語和其它語言的互譯中存不存在翻譯腔呢?網友“薄錦”舉例日本詩歌的翻譯:“任其何等潔白,白卻并非源自地道的白”,由于不同語言在辭義表達上存在微妙的差別,難以達到精確的對應,使得翻譯之后的文字讀來總有些拗口?赐陮W術帝們的講解,大家直呼“漲姿勢了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