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讓這個世界多姿多彩,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,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也越發(fā)強烈。而依賴于高端的科技之下,我們對這些未知的領域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。以下筆者列出的20大重要的科學探索事件,看看這些神秘的未知世界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?
P1. 雞體DNA中含恐龍基因記憶 恐龍雞培育史前恐龍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美國落基山脈古生物學博物館正在致力基于雞體內DNA中包含的恐龍基因記憶,喚醒雞的恐龍?zhí)卣鳎嘤鲆环N一半像恐龍、一半像雞的動物“恐龍雞”。進而未來培育出真正的史前恐龍,讓這種史前滅絕物種重返地球。他們通過改變現代雞體內在進化歷程中被抑制特征的蛋白質水平,從而恢復恐龍的多樣化特征,例如:尾部、牙齒和前爪等。赫耐爾解釋稱,鳥類是恐龍的后代,因此從技術上我們可以從恐龍的后代物種還原出恐龍,我們僅使用雞,而不使用其他鳥類,是由于雞的基因圖已繪制出來,并且我們已對雞進行了徹底深入的研究。
P2. 始祖鳥不再是“鳥類始祖”:應該屬于早期恐爪龍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始祖鳥整整戴了150年的“鳥類始祖”的光環(huán)被摘下了。英國《自然》雜志刊登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等人的論文:經最新的系統(tǒng)發(fā)育學分析,始祖鳥應屬于早期恐爪龍類,而不屬鳥類,它不再被認為是最早的鳥類。
P3.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(fā)現距地球約6.5億光年的綠色發(fā)光物質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2011年1月10日美國天文學會第217次會議上公開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被稱為漢妮天體(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)的精細照片和X光觀測數據,終于揭開了漢妮天體的神秘面紗。由許多地面和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原始圖像表明,漢妮天體是一團巨大的炙熱氣體。天文學家推測,漢妮天體所發(fā)出的光,來自于一個名為IC2497的相鄰星系的輻射。科學家認為,IC2497的內核里有一個巨大的黑洞,曾經吞噬掉了各種氣體和星體,并釋放出兩股相反的炙熱氣體和高能輻射。這種活躍的星系也被稱為類星體。當類星體發(fā)出的輻射擊中氣體云時,就會激發(fā)氧原子,使氣體云發(fā)出綠色的光芒。
P4. 155個“人獸”胚胎引發(fā)恐慌:“半獸人”將誕生?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道,過去3年,英國科學家已秘密制造了155個同時包含人類與動物基因的雜交胚胎。英國科學家說,人獸胚胎混合時動物細胞核已被取出,新人獸胚胎99%的遺傳物質屬于人類,只存在部分動物線粒體。不過,正因如此,一些科學家反對將人獸胚胎用于臨床,擔心存在于線粒體的動物遺傳信息會給人類帶來疾病。
P5. 科學家重現宇宙大爆炸景象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歐洲核子研究會的科學家們拍攝出了最接近宇宙大爆炸的圖片。他們運用大型強子對撞機,將原子大小的微粒以光速投入進16米長的加速器里,微粒在零下271攝氏度的真空中碰撞爆炸,展現了這一壯觀的景象。
P6. 地球曾有兩個月亮合二為一,成為現在的月球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美國科學家最近提出關于月亮的新理論:地球曾經有兩個月亮,后來這兩顆行星發(fā)生碰撞,進而合二為一,成為現在的月球?茖W家猜測,大約在45億年前,有一個巨型行星撞擊了地球,飄散在太空中的物質逐漸形成了今天月球的主體。除了這個月亮,當時的撞擊還形成了另一個較小的行星,其直徑只有約965公里。這個較小的月亮跟著大月亮繞著地球轉;大月亮的寬度大概是小月亮的三倍,重量大約是它的25倍。
P7. 地平線上同時升起兩顆太陽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天文學家日前首次發(fā)現了第一顆同時圍繞兩顆恒星運行的行星就像美國電影《星球大戰(zhàn)》中天行者盧克虛構的行星故鄉(xiāng)一般。這兩顆恒星構成了一套雙星系統(tǒng):我們的太陽分別是其質量的1.5倍和4.5倍,并且它們每41天彼此環(huán)繞運行一周,從而使其亮度的短暫下降能夠被美國宇航局(NASA)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所探測到。而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同時還發(fā)現了額外的亮度減弱現象,這是當一顆土星大小的行星每229天從恒星前經過所造成的。
P8.研究發(fā)現中微子超光速現象反駁愛因斯坦相對論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歐洲研究人員近日發(fā)現了中微子超光速現象,這一現象違背了愛因斯坦相對論,盡管學界對這一發(fā)現普遍存疑,但都認為,如果能確證,將動搖現代物理學的根基,從而改變現有時空觀。
P9.科學家發(fā)現銀河系6萬光年新旋臂改變銀河形狀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,來自哈佛-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科學家們發(fā)現了銀河系的新旋臂,但是這條旋臂所處的位置發(fā)現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極小。也有科學家認為,向銀河系的中心方向尋找,或許能發(fā)現地外生命。新的旋臂位于盾牌座-天人馬座懸臂的末端,將既有旋臂又延伸了將近6萬光年,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5萬光年。這項發(fā)現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銀河系的形狀,當然,現在這個完美的對稱漩渦結構只是科學家們對銀河系的想象圖。由于大量的星際塵埃阻擋了人類觀測的視線,所以天文學家僅是通過現有的觀測數據來估測銀河系的形狀,或許這只是浩淼銀河的一小部分。
P10. NASA衛(wèi)星發(fā)現3倍于地球直徑的巨型太陽黑子
 最有趣的科學探索
美國宇航局(NASA)2011年11月2日凌晨稱,他們的衛(wèi)星監(jiān)測到了一個巨型太陽黑子,長度近8萬公里,寬度接近4萬公里,比地球的直徑要大3倍,是多年來最大的太陽黑子之一。這個巨大的太陽黑子編號為AR1339,它在太陽表面的方向并不朝向地球,而是在從地球看太陽表面的東北角。再過幾天,它就可以被設在地面上的太陽望遠鏡輕而易舉地觀測到。
|